站内搜索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简介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是学院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相辉映且底蕴深厚的排头兵学院,拥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是我国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等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下设有冶金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冶金工程专业是学院的传统、特色、优势专业,始于1958年的钢冶系和1972年的有色系,先后获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等,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学校学院在新能源传输与利用、光催化、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于2017年设立,是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冶金工程专业依托的冶金工程学科,是学院有着深厚底蕴和卓越贡献的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2008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撑学科,2018年获批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先后“九五”以来,冶金工程学科先后获批江西省省重点、重中之重、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十四五”高峰优势学科、突击队学科,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第五轮学科评估全国第六(B等级),2023软科中国大学冶金工程一级学科排行榜排名第7,进入了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学科支撑的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7%。

学院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稀土、钨、铜、锂等特色战略资源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以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高值利用为目标,构建创新的冶金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建设区域特色鲜明、行业技术突出的国内一流学科,在稀土、钨、铜等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引领学科前沿。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占34%、副高级职称教师占5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3%,建成了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养优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拥有双聘中国工程院张文海院士、郭烈锦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优秀人才30余人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和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科研团队1个。学院下设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及高值利用研究所、绿色冶金与过程强化研究所、先进钢铁材料与冶金资源循环利用研究所、冶金过程模拟仿真研究所、闪速绿色开发与循环利用研究所。


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铜加工与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工冶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平台4个,“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闪速绿色开发与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稀土荧光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23个,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国际创新研究院,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合作建立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与乌克兰科学研究院共建中乌新材料研究院,依托冶金学科建立“111”引智基地等,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拥有“化工冶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设施完备、手段先进、条件良好、功能齐全。建立了基本化学实验区、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区、专业综合实验区、虚拟仿真实验区、分析测试实验区,并在重金属、轻金属、稀有金属、钢铁、新能源等方向建设了专业实验室。拥有专(兼)职实验人员12名,实验大楼面积1.6万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千余万元,价值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0余台(件),实验设备完好率100%。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铝山西分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限责任公司、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30余个实践教学中心,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学院秉承“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理念,扎根赣南老区、面向全行业,长期从事稀土、钨、铜、锂等特色优势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和高值利用等方面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拓展冶金+环境/材料/信息等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有色战略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低碳绿色冶金与过程强化、冶金过程信息化及智能化、冶金材料及增材制造”四大研究方向。

学院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稀土、钨、铜、锂等特色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凝炼出四大特色学科方向,即“稀有稀土资源高效冶金”、“冶金节能与过程强化”、“绿色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化学与增值冶金”,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离子型稀土资源领域,“模糊萃取分离稀土”、“无氨绿色浸矿”成果处国际领先水平;在钨资源领域,“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和“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白钨冶炼废水零排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铜领域,自主研发的“铜转炉吹炼数模仿真控制系统”一改百余年来人工判断终点的落后局面,“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铜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绿色提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9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钢铁领域,“高品质船板高效化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近五年来在稀土、钨、铜、锂电等领域还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超10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超100项,企业委托项目150余项,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发表SCI、EI检索论文超过200余篇,授权发表专利近100项,为服务江西“1269”行动计划和稀土、钨、铜、钢铁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研究社会服务

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基于学院在稀土、钨、铜、锂及钢铁等特色资源优势,与中国稀土集团、江西铜业、江西钨业、新余钢铁集团等百余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签约横向课题超过100项,合同经费近3000万,工程技术成果应用遍及全国近20个省市区。近五年,形成了“铜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绿色提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板高效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低品位复杂钨矿绿色高效提取和智能制造”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江西铜业、新余钢铁等大型企业实现推广应用,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6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国有色金属和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联合赣江新区澳博颗粒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了“工业过程联合研究中心”,联系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赣州稀土集团组建了“赣州稀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人才和创新技术支持,为新余钢铁集团、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冶金企业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468人次。主动对接实施“百名博士(教授)进百企”等专项行动,选派多名博士教授深入经开区有色金属企业生产一线,为企业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等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有色金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培养服务稀土、钨、铜、锂等特色资源开发和高值利用人才为教学目标,以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为社会服务对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获得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9余项,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其中“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多元发展—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1245”型稀土稀有金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服务区域特色有色金属产业“三有”人才”等教学改革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与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联合设置“创新试验班”,联合培养稀土领域本硕博创新人才。目前学院现有在校生近800人,博、硕士生近150人,2019年本科生考研率25.9%,就业率92.7%,硕士生就业率达100%;2020年本科生考研率44.9%,就业率83.0%。学院40%以上的学生参与各类学科及科技竞赛,并获得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等优异的成绩。60余年来,学院为冶金行业培养了5000余名“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的优秀人才,毕业生以其专业素质好、工程实践能力强、爱岗敬业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涌现出了包括山西省委书记林武、江铜集团原董事长龙子平、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朱荣、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姚素平、厦门钨业总经理刘同高等为代表优秀校友,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培养的摇篮”。,在2014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位。

面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结合学科的国际前沿,加快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为建设成为一个专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研究水平领先、优秀人才辈出的一流学院而努力奋斗!



Baidu
sogou